欢迎光临 中医人才教育培训网!
今天是: 中文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疗法应用 > 健康养生
健康养生

2024.6.21 | 今日 • 夏至

来源: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 时间:2024-06-21 17:43:49 浏览:82 次

夏至节气的特点

       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在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达到一年中最长,夜晚则相应缩短。这是由于太阳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线,使得北半球的白昼时长达到顶峰。

       气温高: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之一。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也相应增多,导致气温升高。

       降水少,空气干燥:在夏至期间,许多地区的降水量会减少,空气变得干燥。这种现象可能增加干旱和火灾的风险。

       农作物生长迅速:夏至时节,由于阳光充足和气温升高,农作物生长速度非常快。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夏至养生——睡眠方面

        顺应夏季日照时间长的特点,晚睡早起,但不宜夜晚露宿贪凉。避免长时间开空调送风,以防风寒湿邪侵袭。

       从夏至开始,应睡午觉,有助于阴阳和谐,同时能更好地恢复体力和精神。

夏至养生——运动方面

        提倡适量运动以振奋阳气,提升精神,但要考虑“暑易伤气”,避免剧烈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锻炼,选择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运动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为宜。

       运动后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避免大量饮用凉开水,更不能用冷水冲头或淋浴。

夏至养生——饮食方面

        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宜食苦酸咸的食物,如苦瓜、莲子、葡萄等,以补心气、固肺气。夏季气候炎热,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避免肥甘厚味,冷食瓜果要适可而止。

       可以多吃些“杀菌”蔬菜,如大蒜、洋葱、韭菜等,以预防夏季多发的肠道传染病。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适量食用生姜可以散寒祛暑、开胃止泻

夏至养生——情绪方面

        夏季天气燥热,人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要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大怒伤肝,引起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

       通过控制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平稳度夏

中医传承

更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法 实施三周年视频交流会 并启动“中医药法宣传月活动”

    6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视频交流会,总结中医药法实施三年以来的贯彻落实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主持会议。

    2020-08-20
  • 教育部:将增设中医疫病课程 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培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8月27日表示,将研制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作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的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等具体举措,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的培养。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