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法 实施三周年视频交流会 并启动“中医药法宣传月活动”
6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视频交流会,总结中医药法实施三年以来的贯彻落实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主持会议。
2020-08-20来源: 时间:2019-05-30 19:14:17 浏览:835 次
相较于汤药,代茶饮因为制作方便、口感较好而备受追捧。通过辨证频频饮用,代茶饮可以调和脏腑功能、调理身体。本文特准备了几个常见病证的代茶饮方。
代茶饮始于唐代,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记载有适宜“热毒下痢”“腰痛难转”等症的药茶验方。清代太医院御医喜欢用药茶以防治病患,尤以“老佛爷”慈禧太后脉案为甚。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高铸烨介绍说,中药代茶饮用量轻,药性平和,无损胃气,可长期坚持服用,缓图其效,以和脏腑,尤其适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调理。
1 适宜于高血压病的代茶饮
常用药物:决明子、罗布麻、苦丁茶、夏枯草、菊花、生山楂、天麻、杜仲、泽泻、莲子心、玉米须。
功效:此类中药多具有清热、平肝、利湿、安神、活血、补肾等作用。
饮用方法:取上述单品或不超过3味中药,每味中药3~10克,沸水冲泡,自然放凉至适宜温度饮用,在喝去三分之一水时,即添加沸水,可加水3~5次,至味淡为止。
注意事项:虽然该类代茶饮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可根据血压情况减少降压药物用量。因代茶饮仍有一定的中药味道,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用量,亦可将上述中药交替饮用。
2 适宜于高脂血症的代茶饮
常用药物:荷叶、决明子、苦丁茶、绞股蓝、茵陈、生山楂、红曲、三七、泽泻。
功效:此类中药多具有化湿、健脾、清热、活血、祛浊等作用。
饮用方法:取上述中药1~2味,每味3~10克,沸水冲泡,自然放凉至适宜温度饮用,在喝去三分之一水时,即添加沸水,可加水3~5次,至味淡为止。
注意事项:因该类代茶饮多具苦寒之性,可能会有便溏、泄泻等表现,应辨证施用,并注意不可急功近利、大剂量长期饮用。
3 适宜于脂肪肝的代茶饮
常用药物:决明子、茵陈、陈皮、淡竹叶、生山楂、荷叶、青皮。
功效:此类中药多具有清肝、化湿、健脾、理气、活血、润肠等作用。
饮用方法:取上述中药1~2味,每味3~10克,沸水冲泡,自然放凉至适宜温度饮用,在喝去三分之一水时,即添加沸水,可加水3~5次,至味淡为止。若需要加糖,不宜多放,能矫味即可,可选用冰糖效优。亦可用大枣,忌蜂蜜。
注意事项:因该类代茶饮多具清化渗泻之性,不宜久服,且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4 适宜于咽炎的代茶饮
常用药物:冬凌草、绿萼梅、石斛、夏枯草、紫苏叶、罗汉果、木蝴蝶、胖大海、金银花、菊花、麦冬、枸杞子。
功效:该类代茶饮多具养阴、利咽、行气、化痰、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等作用。
饮用方法:取上述中药1~2味,每味3~10克,沸水冲泡,自然放凉至适宜温度饮用,在喝去三分之一水时,即添加沸水,可加水3~5次,至味淡为止。若需矫味,可选用梨汁、冰糖或蜂蜜。
注意事项:咽炎虽非重症,但常经久难愈,反复发作,且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及长时间说话的人群,更需辨证施饮,分清虚实,因人而宜,对于演员、教师、广播员等需保护发音器官者,可用冬凌草、罗汉果、麦冬一起少量频饮。
中草药泡茶虽然简、便、廉、效,但也必须辨证,即要根据中草药的性味功能,结合个人体质(寒热虚实)、病症、季节、气候等,要因病、因人而异,辨证应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中草药泡茶也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和适应人群,在用量、用法上很有讲究。中药代茶饮要把握药味、用量,根据病情辨证组方、随症加减,并按药物的性能特点等选择恰当的饮用方法。
服用西药的患者更应注意,不适当的中、西药联用可能利少弊多,可对身体造成伤害。虽代茶饮也有良好的降压、降脂、降糖等效果,但切不可舍本求末,放弃规范化药物治疗,应根据个体状况调整用量。
更不要将中药代茶饮当补品,用量过大或饮用时间过长,这样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选择中药代茶饮,应有专业医生指点,方能安全、有效。还有一些中药虽然效果明显,但因其口味特殊,也不适宜于代茶饮用。
关于保温杯是否可以泡代茶饮?高铸烨说,现在内胆是不锈钢的保温杯,都经过了电镀等技术处理,对药性没有影响。
(以上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采访专家:高铸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主任医师
记者:柴玉
6月3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法实施三周年视频交流会,总结中医药法实施三年以来的贯彻落实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主持会议。
2020-08-2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8月27日表示,将研制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作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的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等具体举措,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的培养。
2020-08-27